关于职业资格证常见问题解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发布时间:2022-07-13T13:44 浏览数:2887
为落实2019年12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人社部于去年开始分批实施水平评价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将保安、安检员、焊工三个职业(工种)转化为准入类国家职业资格。至此,以国家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特殊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正式建立。
关于国家职业资格证常见问题解答,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提问1:怎么辨别评价机构的资质?
根据相关规定,评价机构需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公开遴选并备案后才可以开展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相关备案信息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公示查询系统进行查询、辨别(http://pjjg.osta.org.cn/index.html)
提问2:对技能人才来说,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什么优势?
为深化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评价类退出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相关工作已于去年完成,从事原有水平评价类的技能人员必须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获取证明自身能力水平的凭证。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侧重于职业和工种本身,且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证书效力等同、政策待遇等同。
提问3:怎么理解跨省补贴?
只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公示的职业(工种)均可申领,跟劳动者在职与否无关。
提问4:现在市面上都有哪些类型的证书?
除去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证书主要分为这三种:行业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合格证书。
行业证书指的是由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指的是由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开遴选、备案的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颁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一般由培训机构进行颁发,证明证书持有人参与了本次培训。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一般简称职业资格证书,是政府认可的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备某一职业所要求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