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一体化,开创职业技能考核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22T09:36   浏览数:1595

  近年来,职称评定条件几乎包括学历、工作时间、专业技术水平能力测试、职称计算机测试、职称外语测试、论文、科研奖励等项目,但对于具体岗位和专业,还没有形成可行的评定标准。

  职称评定对学历有明确的要求,但对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知识水平等的要求。都相当笼统。所以,只要应聘者的学历符合要求,就符合晋升条件,不管他所从事的专业岗位要求是否一致。因此,一些工作人员被敦促将大部分精力用于获取学历。这几年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确实上了一个台阶,专业技术水平有没有提高还不好说。还有的在申请职称上投机取巧,看重科研成果或者写论文。在这种情况下,评价结果一方面促使一些人学会投机取巧,不思进取,另一方面挫伤了一些优秀者的工作积极性。

  再一个问题是名额有限,当今,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深化。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由于上级人事部门给各单位下达的名额有限,让职称考评工作非常被动。有些单位名额较多,不能浪费,一些条件一般的专业技术人员就非常幸运地被圈在内;而有些单位却因名额有限,一些真正具备任职条件的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却被拒之门外,所以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其次就是形式化严重的问题,在职称申报考核的过程中,每位申报者都要经过层层审批。从形式上看,程序非常严谨,环环相扣。但是绝大多数科主任从人际关系出发,都会在领导意见一栏填上“同意推荐”和“同意聘任”,而逐级上交后,考核结论都类似于“同意意见”,所以评聘程序太过形式化,结果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倡继续教育与专业岗位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岗位建立不同等级、不同专业的职业资格教育和考试制度。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认证后,方可从事相关岗位工作。专业人员在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时,应结合自己的专业岗位。

  其次是鼓励个人申报和社会评价的机制。在职称评定中,要突出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让职称评定走向社会,让大家来评价。将公开考试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建立智能化网络管理,使评价更加高效、便捷、安全,让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以及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放开获取任职资格的数量,取得资格后可有岗位限额进行聘任。各单位根据各科室的具体情况,合理定员、定编,科学设岗,废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实行专业技术聘用制。

  最后是任期考核,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每个企业都在不断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实行全员聘任制后,要为每个岗位设定合理的任期目标。评价的内容必须与岗位目标相结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客观评价,由技能考试平台进行评价,做到评价标准和程序充分公开,评价结果客观公正。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续聘,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咨询热线

在线客服

公司产品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400-661-5896

电子邮箱:bjcscn@126.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9号金隅嘉华大厦C座10层

扫一扫

京ICP备17039650号-9 一款专业的操作技能考试评分平台
Copyright © 2020 题库大全网站 版权所有